首页 > 社保资讯

23岁和33岁缴纳社保,有什么区别?

发布时间:2020-06-29 14:36:00 点击:

有的人一毕业,在正规单位工作,23岁强制性缴纳社保,有的人一毕业,在小型私营企业或者工厂工作,公司没有强制缴纳社保,个人也觉得费用太大,变没有缴纳,结果直到33岁才开始交社保。

那么,23岁和33岁缴社保,有什么区别呢?

社保缴纳的年限,影响最大的是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。

首先,养老保险的缴纳是为了保证个人在退休之后,生活依然有一定的兜底保证,众所周知,领取养老金的一个重要条件是“养老保险累计缴纳15年”,而且是多缴多得。

职工养老金包括个人账户养老金和基础养老金,

个人账户养老金 = 退休时个人账户总额 ÷ 计发月数

基础养老金 =(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 + 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)÷ 2 × 缴费年限 × 1%

计发月数60139月,55岁为170个月,50岁为195月。

个人账户总额就是养老金个人缴纳部分的总额。

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,一般在社保局、劳动部,统计局等能查到的。

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=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×本人平均缴费指数。

本人平均缴费指你工作的这些年,公司社保缴费基数的平均数,一般在0.63之间,收入高缴费指数就高。

个人平均缴费机制是按照个人一辈子缴纳的社保指数平均化得到的。

在这计算当中的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,会由每个城市的具体情况决定。

那么我们通过计算来看一下两个年龄段缴纳社保,退休后的养老金获得金额,排除通货膨胀以及两者工资可能存在的差异,假设历年税前工资1万,平均缴费指数为1.2,退休前一年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是9千,到60岁退休时:

23岁开始缴纳社保,缴了37

· 个人账户800×12×37÷139=2555.3基础账户:(9000+9000×1.2)÷ 2× 37×1%=3663一共领养老金:6218.3

33岁开始缴纳社保,缴了27

· 个人账户800×12×27÷139=1864.7基础账户:(9000+9000×1.2)÷ 2× 27×1%=2673一共领养老金:4537.7

明显看出,两者每月领取的金额相差1680.6/月,那么一年就相差20167.2元,而且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越高,两者差距越大。

 

其次是医疗保险方面,在国内,大部分地区只要满足职工社保缴纳满20年或者25年就可以终身享受医疗保障,显然较早的缴纳社保就能够较早的享受到医疗保险福利,而且职工社保医保报销方面额度高,如果33岁才开始缴纳社保,那么在缴纳社保之前的时间内是无法享受到医疗报销的,而且医疗保险在社保断缴后再进行补缴,只要在医疗报销时间内都是可以报销的,况且很多时候人但凡有了大病小病都是离开不了医保的。

最后,这里是优社保,欢迎关注咨询~